16 10月 2019

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携手OCAT研究中心举办学术研讨会,于中国首次探讨图像志文献库在亚洲、欧洲及北美的发展进程

英国V&A博物馆亚洲部“中国图像志索引典”(简称CIT)项目团队和OCAT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变化的前沿:图像志文献库的过去与现在》在2019年10月12至13日于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顺利落下帷幕。

 

本次面向公众开放的研讨活动是在中国首次深入探讨欧洲及北美在建立图像档案库以进行图像研究的过程內,其领域不断变化之历史与当代实践中的关键议题。活动重点围绕过去百年来欧洲和北美的四个图像志文献库案例而展开。会议发言人包括瓦尔堡研究院“图片文献库”主任保罗·泰勒先生、普林斯顿大学“中世纪艺术索引”中心主任帕梅拉·巴顿女士、荷兰“图像志分类系统”与“文化史图像数据库”主编汉斯·布兰德霍斯特先生,以及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及中国艺术资深研究员张弘星先生。每场演讲发表之后,都有由中方学者担任主持的评议问答活动。

 

张弘星先生主要介绍了V&A博物馆亚洲部于2016年正式启动的试点项目——中国图像志索引典(CIT)。它汇集汉学、艺术史与信息研究,是欧美学界首次针对中国艺术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案。CIT线上资料库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搜索和研究平台,促进中国数字图像跨博物馆收藏的信息获取及相互关联, 为中国文物编目建立一套新的词汇标引及数字资源提供有效工具。CIT线上资料库目前包含来自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2688件珍藏。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为西方学术界与来自文化研究机构的中国学生、学者及专业人士建立交换观点与经验的交流平台, 为未来在中国、欧洲和北美使用和推进图像志文献库发展开拓合作机会。

 

在欧洲与北美,图像学正历经一个不断更新的阶段,尤其是在1960至1970年代的自我批评与自我质疑之后。在过去,图像学研究主要涉及西方艺术中的古典和中世纪时期宗教的主题或再现性的风格;当下整个领域已扩展至包括迄今为止很大程度上被忽略的主题和范围,从接受史、性别、种族和政治,到非西方艺术、抽象及非再现风格,在此仅举数例而已。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学术界中这种图像学的活化趋势,正与一般公众对图像学的兴趣增长,彼此相互促进。

 

V&A博物馆亚洲部“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主编及中国艺术资深研究员张弘星先生表示:“按编年或地理位置来整理视觉材料之举,已无法纪录和获取详细的图像志信息。V&A博物馆“中国图像志索引典”为中国文物编目建立起一套新的词汇标引及数字资源,并开启专业的图片归档系统。透过CIT线上资料库,公众可以获取来自世界各地重要的中国文物馆藏信息以此推进中国图像志研究。”

 

本次研讨活动由V&A博物馆亚洲部“中国图像志索引典”项目团队与OCAT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由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赞助支持。

保持联络 Let's Stay in touchLet's Stay in touch

Top


Sinclair